(网经社讯)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获悉,7月16日,千万级粉丝博主“毛光光”宣布“单飞”,与MCN机构“嘻柚互娱”解约,并将名下全平台账号悉数交还机构,包括拥有超1200万粉丝的抖音主号在内的总计逾2000万粉丝矩阵。
值得关注的是,曾连续两年实现美妆类目年GMV破亿的“毛光光”,今年来缩减美妆比例,导致美妆带货数据出现断崖式下滑,美妆GMV一度不足3万元。
又一头部博主宣布“单飞”
公开资料显示,“毛光光”2018年7月入驻抖音,早期内容以一人分饰多角的搞笑段子为主,但反响平平,直至2020年年初,他开始发布“柜姐”系列视频,逐渐获得关注。凭借反串不同角色,如柜姐吴桂芳、贵妇叶芸、经理周雅琴等,生动有趣的剧情和鲜活的人设使其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。
然而日前,“毛光光”通过其新账号(ID:MGG_2025)发布视频,宣布正式“单飞”。同时,其原有账号(ID:1134960564)已设置为私密,无法再查看过往内容。截至发稿前,该账号粉丝数超1200万,累计获赞达3.04亿。
从其旧账号抖音主页信息来看,“毛光光”此前签约的MCN机构为“嘻柚”,关联公司为宁波嘻柚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(下称:嘻柚互娱)。但由于“毛光光”并未在抖音等平台完成实名认证,暂无法确认其与该公司是否存在股权关系。
不过,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其曾为嘻柚互娱的股东之一。“我是在2018年跟他们一起成立这家公司,当时占股10%,到2021年底就退股了,从那之后一直都是达人的身份。”这也意味着,双方在股权层面早已解绑,合作关系逐渐回归纯内容合作。
那么,此番“毛光光”又为何选择放弃千万粉丝账号,从零开始?
从其官宣“单飞”视频中的表述可以窥见一二。视频中,“毛光光”以“一人分饰两角”的对话方式自问自答,回应了包括账号归属、离开动因、后续内容规划等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他表示,自己与公司合作多年,合作愉快,分成也满意,但最终选择离开,是因为“想要无拘无束、自由独立的创作环境”。
与此同时,“毛光光”也坦言,因“柜姐”人设天然适配美妆广告植入,也导致公司要求角色不断重复专柜场景,但其“想做陪伴大家成长的吴桂芳,而不是那个只晓得在柜台接广告的吴桂芳”。
由此来看,“毛光光”与其“老东家”属和平分手。
“毛光光”明确表示,“以前的账号已经全部交还给公司,包括1000多万(粉丝)的抖音账号,还有全平台加在一起2000多万(粉丝)的账号已经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”。与此同时,“毛光光”也在视频中为新账号进行了宣传,透露新账号会延续“吴桂芳”等经典角色,并作出升级和调整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毛光光”此番“单飞”也获得了不少同行的声援和支持。包括“李蠕蠕”“多余和毛毛姐”等在内的多位抖音头部博主纷纷出镜,为其新账号加油助阵。截至发稿,其抖音新号上线仅一天,已迅速涨粉至近80万,获赞118.5万,显示出其脱离原机构后依然具备强大的个人号召力。
GMV由1亿+下滑至不足3万 美妆占比大幅缩水
“毛光光”的粉丝以女性为主,占比76.5%。其粉丝年龄集中在31-40岁,地域则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四川、江苏等南方省份,而人群特征主要为Z世代、小镇青年等。
“毛光光”早期的带货形式是以广告植入视频为主。
据公开报道,“毛光光”为高姿太空舱精华带货的一条短视频成为2020年5月热门带货视频点赞排行榜(护肤榜)第一,商品获得超过553万浏览量,视频点赞量超过143万,商品销量为32299。
同年6月1日至6月18日,“毛光光”一共发布了13条短视频,其中7条视频有广告植入,视频平均浏览量超过85万,最受欢迎的带货视频浏览量超过了140万。不过,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,“毛光光”也逐渐转向了这一销售形式。
“毛光光”最早有直播带货记录的时间显示为2021年1月。梳理发现,2021年至2024年,其年度带货直播场次由23场逐步增加至74场。今年1月至7月,“毛光光”已进行了42场带货直播,带货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。
然而,从场均GMV来看,则出现了显著下滑。2021年和2022年,其年GMV一度维持在1亿+(因平台规定,飞瓜平台最高显示数据为1亿+,即超过1亿均显示为1亿+),但到了今年,其年GMV已降至百万级别。
头部博主频现“出走潮”
事实上,头部博主与所属机构产生“分道扬镳”的情况,近年来已屡见不鲜。
典型如,李子柒与其MCN机构杭州微念之间因商标、股权与内容运营权等问题对簿公堂;受“小作文事件”引发的持续舆论与管理矛盾影响,2024年7月,董宇辉正式从东方甄选离职。
聚焦于美妆领域,全网3500万粉丝的博主“程十安”曾于2023年5月公开质疑前公司财务不透明、不重视品牌建设等,事后其账号长期停更。而在今年年初,头部美妆博主韩佩泉也在直播中透露已赔偿600余万,与辛选集团旗下MCN正式解约,终止合作。
那么,为何头部达人纷纷选择“单飞”?是什么导致原本互利的合作关系频频走向解体?
对此,MCN机构杭州喜乐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COO赞恩表示,达人“出走”背后既有个体因素,也有行业的结构性原因。从达人的角度而言,随着其个人商业价值的提升,自然会萌生独立的意愿,是“人性使然”。
“目前这个行业还很新,哪怕是某些头部机构,行业规范、SOP流程都还有很大的欠缺,”他坦言,因此越来越多的头部达人都会选择自己“单干”。
不过,他并不认为达人“脱离机构”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“最终还是要进行公司化的运作,无非是选择小而美的公司,还是选择专业化的机构。”
尽管当下有品牌尝试与达人建立更直接的联系,但“完全绕开机构”的做法并不现实。一方面,达人个体在时间、精力等方面有限,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商业合作;另一方面,许多达人在公司运营、商业合作等方面仍缺乏经验和认知。
可见,无论是“毛光光”的“单飞”,还是近年来频繁上演的头部博主“出走潮”,背后反映的正是对行业规范化的呼声。未来,达人与机构能否实现更稳定、高效的合作,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。